关灯
护眼
    明代后期,天子昏聩,滥用小人奸人,忠良志士惨遭屠戮,又有关外狼族虎视眈眈。

  是年,江南封邑的宁王向天子进贡献上可以延年益寿的“红丸”,天子龙颜大悦,于皇宫之中大摆筵席,欢饮达旦。

  好景不长,天子服用红丸后突发急症一病不起。

  御史台正要彻查,却不料宁王早已逃回江南大兵起事。

  “清君侧,诛杀奸臣小人!”

  以“扶龙庭,清君侧”为口号的宁王势力迅速变大,以大火燎原之势席卷整个江南六郡。

  天子病危,朝中忠良能臣被排挤,以至于一时竟然无人可用。各地藩王作壁上观,对于朝廷发来的兵书征文于视无睹。

  转眼三个月,宁王军已攻入京畿,直逼京城而来。

  京城城防军将军兆临危受命,召集兵马死守京城,战火持续一个多月。

  在数万将士的严防死守之下,宁王军损失过半,各地藩王察觉事有转机,急忙调兵遣将支援京师,宁王军败退。

  天子下诏,任命将军兆为平叛大将军,授予虎符,可调千军万马。

  将军兆集结各路藩王兵马,与宁王军且战且退且围且堵,两年战火纷飞,将军兆收拢八十万大军将宁王军于江南道全部歼灭。

  抄宁王府,收白银四十五万两,黄金十万两,丝绸布匹不计其数,各种奇珍异宝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财富,将军兆如数上缴京师。

  隔日,将军兆上书天子班师回朝。

  就在他即将飞鸽传书的时候,他的副官突然冲进大帐。

  “将军,你可知狡兔死,良狗烹的道理吗?”

  将军兆一腔怒火还没发出来,就被副官的提问问的脸色迟疑:“你什么意思?”

  “将军,你受命于危难之际,扶大厦之将倾,可你有想过没有,你把宁王逼得走投无路,拔剑自刎,这天下已然太平。自古唯有将军打天下,哪有将军享太平的道理啊。”

  “况且…天子病危,肯定是命不久矣,而太子还没有着落,朝廷更是奸臣当道,我们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全军将士的富贵全系于你一念之间。将军,你看的到我们的出路在哪吗?”

  副官一连串的提问让将军兆听得哑口无言。

  投身军伍,把脑袋别裤腰上,为的不就是一个升官发财,享受荣华富贵。

  副官说的没错,但将军兆二十年从军入伍,为的可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先人那满腔热血,和那一句“精忠报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岂是苟且偷生,背弃先人的小人。

  “此事主要再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就要顶天立地,行的正坐的直。”

  “刚才的话姑且算你酒后失言,你走吧。”

  说完,将军兆大袖一挥就要送客。

  副官脸色阴沉,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了。

  大帐之外,一群等候的将士围在一起,见副官脸色难看的出来,心里便有了底,问道:“怎么了?”

  “哼,你家将军想当那宋代岳飞呢。”副官阴阳怪气的说道,脸上愤愤不平。

  “这…”

  一众将士面面相觑,一时没了对策。

  这时,人群中一个阴恻恻的声音传来:“那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既然他断我们财路,那就别怪我们拿他当财路了。”

  当天,一只信鸽飞出大营,直奔京师而去。

  竖日,红旗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报!将军兆江南蓄兵意图谋反,将军兆江南蓄兵意图谋反!”

  一时间,满朝文武人心惶惶,天下之兵如今尽归他手,若是他要造反…

  “传朕密召,尔等凡见将军兆意图谋反,可就地格杀。特赐先斩后奏之权。”

  一封密召火速送往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