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郑老先生摇头,表示不赞同,道:“此方法未必可行,淮南是鱼米之乡不假,可是有不少米行都是从哪里拿米。我们刚刚经手,若是没有人有些经验的话,只怕是连米都拿不到。”

    的确,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规矩,淮南可是京畿附近米行最看重的地方,林静怡想要从这个地方拿到合适的供货渠道,只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即便如此,林静怡仍然想要搏一搏。

    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在崇文帝死后的一年,多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便是连国库的米全部发放,完全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后来还是大梁第一富商——席家,开仓放粮,才算是稳定了这场饥荒。

    林静怡同席家无冤无仇,可是她之所以要插手席家的事情,自然也有着自己的道理。

    “为此我打算让常安去淮南研究半年,他总是待在先生身边也不是法子,是该自己出去磨练一番。”林静怡深思熟虑地说着,“如今距离年关还有一月,等年关后胜春四月就正式开张,恰好也不晚。”

    看着林静怡那般壮志雄心、野心勃勃的样子,郑老先生叹了口气,拿着账本也就出去了。

    没法子,这边说不通他也很无奈,只能说自己年纪大了,没有林静怡这年轻时冲动的劲了。

    虽然郑老先生极力不赞同,但是在细想了几天之后,还是将事情交给了常安,自己也是料理米铺的事情。

    至于常安的班由周嬷嬷的儿子——宋义接手,相比常安老实的性格,宋义就要活泼开朗很多,或许是因为年轻的缘故,做起事来有劲,人也聪明,学习什么都很快。

    跟在郑老先生后面半个月,差不多将常安的活给全部接下,看着郑老先生也夸着聪明,算得上是胆大心细。

    店铺的事情依旧是交给郑老先生处理,等到每日学院旬日的时候才算是回来,不过距离年关半月的时候,学院也就放假了。

    今年放得晚,差不多是到了下雪天的时候才放了。

    回到苏府后,府中的事情几乎不需要林静怡费心,她只需要将学业和店铺的事情给料理好就可以了。

    这日,她将账目简单地看了一遍后,确定没有问题,也就将宋义给喊了过去。

    “不知大小姐唤小的有何事吩咐?”宋义每次来,脸上都堆着灿烂的笑,看着人眼里也是一团暖意。

    林静怡笑着,从芍药的手中拿出了一张五百两的银票,朝着宋义招了招手,放在了他的面前。

    宋义看到银票的时候,稍微愣了下,皱着眉头,好奇的问:“大小姐这是做什么?”

    “我要你去帮我办件事情。”林静怡平静的说道,“我想在城南买一处宅子,你认识的人多,正好帮我看看哪处宅子不错,给我买下来。”

    “大小姐好端端地要买宅子做什么?”宋义其他都好,就是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