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养生殿内,北武皇帝正坐在软塌之上,神情上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异样,手里捧着一部儒家的入门典籍《儒经》,一丝不苟的一页一页的翻阅着。

  殿内除了北武皇帝外,还有着三道身影,无一不是王朝内跺跺脚便是举国都要抖上三抖的人物。不过此时的三人均是一言不发,目不斜视的低着头,等待着那位北武国的君主翻阅完手中的书籍。

  随着小太监而来的太子孟亭阔步迈入殿内,先是对着北武皇帝行了个跪拜礼,起身之后也是恭敬的对着殿内的三人行了个晚辈礼。那三人自然也是不敢怠慢,纷纷还礼以示尊敬。

  北武皇帝放下手中的书籍,朗声道:“今夜召集众位爱卿来,是为了征西王世子遇刺一案。李恪言,你先说说情况。”

  殿中居左的文柱国李恪言是一个身材修长的老者,闻言便是恭敬的道:“回陛下,臣已经查明,今夜对郡主下手的是魔宗刺客堂的余孽,应该是天罚、血狱、万骨枯中的血狱所属。”

  北武皇帝闻言点了点头,问道:“可查出是受何人所指示?”

  李恪言恭敬的道:“禀陛下,并未查出。”

  仿佛是意料之中一般,孟东君点了点头,看向了居右的那位身材魁梧,白发白须的老人:“杨老将军,魔宗之人在我朝歌可有什么越矩的行为?”

  掌管都城十万禁军的杨老将军闻言,也是抱拳道:“回陛下,自天元初年开始,被朝歌接纳的魔宗余孽在老臣与秦大家的手下都是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并没有什么越矩的行为。”

  北武皇帝点了点头,轻声道:“能够悄无声息的越过儒家的浩然气和朝歌城的大阵混入城内,动手之后便杳无音信,这魔宗血狱,倒是好手段啊。”

  在场的几人都是人精,听着北武皇帝言语中的责备,那儒生老者李恪言立马沉声道:“禀陛下,臣下去一定好好彻查此事!”

  杨老将军也是借坡下驴,连忙道:“老臣也定当彻查!”

  北武皇帝脸上挂着笑容:“毕竟是自家子侄,这件事还是有劳二位了。”

  见李恪言与杨老将军快步走出养生殿,北武皇帝才笑着对殿内的第三道身影道:“今日之事,国师可有什么良策?”

  那位面容麻木,不苟言笑的中年道士,自接替师命继任国师之位以来,便一向以快言快语著称,今日自然也不例外,听到北武皇帝的问题,那来自道门天机道的中年国师僵硬的道:“既然祖师在此,陛下又何必问我。”

  北武皇帝对此倒是毫不介意,轻笑道:“虽说大天尊与我北武国有旧,但你王负玄才是我北武国国师不是?”北武皇帝竟是露出了一抹与身份不匹配的狡黠:“再说了,你我二人从小便是一起长大,这种时候了还藏拙?”

  王负玄脸上依旧没有什么情绪的变化,只是沉声道:“说。”

  北武皇帝也不客气,脸色凝重的道:“我需要你去一趟长城外,看看那个人是不是已经回来了.........”

  ..................................................

  养生殿门口,脸上都有些挂不住的杨老将军与李恪言一同而行,这二人同朝为官近四十载,一向是互相的不对付。杨老将军说书生误国,一身穷酸味;而李恪言为代表的儒生则言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打天下不过区区数载,而治天下则是需要千年万年!

  今日难得二人竟然会肩并肩的一同向着宫外走去。杨老将军不愧是沙场硬汉,说话也是毫不顾忌:“穷酸夫子,老子跟你说,老子管理的朝歌大阵指定没有问题,问题一定是出来了你们那什么狗屁浩然气上了。”

  二人也不是第一次争吵,李恪言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个老匹夫的污言秽语,冷笑了一声道:“老匹夫,我浩然书院秉承儒家之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辈读书人又怎会有人通敌叛国,自取其辱呢?”

  好一个通敌叛国!

  杨老将军虽说看不惯这些书生的穷酸气,但是对于眼前这个一心只为北武国的老夫子还是由衷的敬佩,老将军犹豫了一下,轻声道:“酸夫子,别怪老夫没提醒你,文人眼高手低,想要博取一番功名,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恪言也是笑道:“武人为军功,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两个人不欢而散。

  满脸凝重的李恪言走出皇宫,上了一辆马车,直奔浩然书院而去!

  而未曾卸甲的杨老将军也是直奔城外的军营而去,连夜将所有的偏将召集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