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赵高虽知胡亥是个标准的糊涂虫,但更清楚他一向自命不凡,一旦感觉出自己这么多年把他当猴耍,便会不问三七二十一,一刀把自己“咔嚓”了。所以听说皇帝骂他,知道情况危机,一方面推托有病不能去面君;一方面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和自己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弟弟郎中令赵成密谋:“胡亥没有本事,把秦朝搞得眼看灭亡,如今却要把罪过全部推给我家。我家原也是秦王的后代,现在朝中大臣俱和我一心。与其这样,不如干脆将其杀掉,我来做皇帝,把秦朝变成赵家天下。”

    这样激动人心的事二人当然答应。为此,赵高立即安排赵成做内应,谎称有大盗进入宫中,然后由阎乐发兵追讨。为怕女婿反悔,赵高还派专人把阎乐的母亲劫持到自己府中作为人质。

    由此可见赵高的阴险和狠毒。对这么一个人,如果说小皇帝胡亥没用,不能识破,那秦始皇那么英明,为何就看不穿他的虚伪,而且还一步步提拔重用他,以致最后让万世基业葬送在这个人手里呢。还有,赵高既是太监,何来女婿?这要从赵高的身世说起。

    赵高名义上的父亲是秦王的远房本家,因为犯罪,被施以宫刑,其妻受牵连沦为奴婢,和别的男人偷情生了赵高、赵成兄弟二人。老赵因不愿别人说他没有生育能力,只能忍受妻子强加给他的耻辱,承认两个孩子是他亲生,并且时刻没忘教育他们是贵族后代,要求他们好好努力,争取以后成为人上人。

    作为罪人的后代,赵高幼年受尽屈辱,所以发愤读书,成了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并娶妻生子。秦始皇在赵国做人质时,闲得无聊,和赵高一起玩过。做了皇帝后,自然要充实后宫。但又不放心让那些健全的大臣随便出入内宫,不仅不严肃,更容易因他们眼馋生出别的是非。所以想找一个特殊的人协助他做事。这个人既要有能力,又要见了女人不动心,或者说,动了心也没能力。于是向全国发出了征集阉人的诏令。

    赵高这时正在家苦于没有出头之日,得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动身来到都城,把身上带的钱全数献给主考官。因有钱说话,主考官看也没看他是不是真的阉过,就郑重推荐给了皇上。

    秦始皇以统一六国之功,何等威风,绝不会相信下面还有人为他办事不认真。赵高大着胆子来见始皇。始皇一看是故人,说话伶牙俐齿,先把他吹捧得功德比天地还大,又表态愿为皇帝不顾生死,没有任何怀疑,当即留在身边。

    大凡能干成大事的人,其身体里的荷尔蒙都超强。秦始皇是很好的例子。他统一天下,十分忙碌和辛苦,用句粗话形容真是忙得连屙屎尿尿的空都没有。但纵然这样,也没耽误他和那些从各地征集来的诸多漂亮女子行周公之礼。丢下万颗籽,生出一群苗。其中光儿子就有几十人之多。

    秦始皇的儿子都渐渐长大,其中尤以长子扶苏最为贤明,但偏偏这小子爱给老子提意见,经常阻挠秦始皇一些大政方针的实施,以致惹得老子很烦,把他派到上郡和大将军蒙恬一起守边。少子胡亥年龄最小,不仅听话,而且天生会玩。比如他看哪个宫女漂亮,一定要和人家亲嘴,亲过后如果觉得那人嘴臭,就要人家趴在地上当马骑。始皇听说这小子的怪癖后,直夸“有皇家气派”,因此格外喜爱这个小儿,时常带在身边。

    赵高进宫后,首先绝不碰始皇宫中的女人;其次刻意钻研书法,大胆创新,而且苦学法律,一时成了这两个方面的专家,这让秦始皇很满意,很快提拔他担任中车府令,负责皇帝出行车马行程的安排。但赵高不是阉人的事情最后还是被人告发,倒不是因为他和宫女有染,而是在一次如厕时他立着解决被一宫女突然闯进看见的。这宫女当即向宫中的女官说了这事,不用说赵高立即被下狱,上卿蒙毅负责审理此案,坚决要把赵高处死。幸好秦始皇的宠姬中有一个叫陈芝蔴的,感于平时赵高对她多有夸赞,知道这件事后,对始皇说:“赵高虽然是个假阉人,但并没和妃嫔们做出下流事,以我的看法,罪不当死,撵出宫去也就算了。”

    秦始皇想想陈姬的话也有道理,加之一直对赵高用得十分顺手,便放出话来留了他一条狗命。没想赵高出宫后,找人把自己阉了。半年之后再来找秦始皇,始皇大为感动,不仅赦免其罪过,而且复其原职。另外,还让他做了胡亥的老师,教胡亥识字,决案断狱。由此赵高和胡亥又有了与别人不同的关系。

    年逾半百的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时病倒了。虽然他一生都在寻求长生不老的秘方且“讨厌别人谈到死”,这时也不得不考虑身后之事。将几十个儿子掂量来掂量去,觉得胡亥虽然最得他的疼爱,但要将他开创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恐怕还有些欠缺;长子扶苏虽经常挑衅他的权威,但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再加上大将蒙恬的辅佐,还有可能保持江山永不变色。况且,依照嫡长子继承制也应该传位于他。当下始皇不再犹豫,招来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要扶苏将军事托付给蒙恬,立即赶回咸阳主持国事。这等于从法理上确认了扶苏的接班人地位。诏书封好后,始皇吩咐赵高火速派使者发出,岂料赵高假意允诺,因想到扶苏与自己向来不合,担心扶苏继承帝位后,对己不利,暗中将诏书扣压下来。

    车队行到沙丘平台,秦始皇感于阎君的至诚相邀,爽快地去了。丞相李斯鉴于皇上死于宫外而新君又未确立,害怕天下人知道真相后大乱起来;同时也担心秦始皇的诸多儿子来争夺皇位,杀得血肉横飞。于是封锁消息,将尸体置于韫辕车内,队伍所经之处,进献食物、百官奏事一切如故。因此当时除了随行的胡亥、赵高和五六名宠幸之臣知晓始皇已逝外,其余的人均被蒙在鼓里。

    赵高深知胡亥昏庸胡闹,但越这样的人越好控制。一天傍晚,车队停下住宿,赵高觉得时机已到,便带着扣压的遗诏来见胡亥,劝他见机行事:“而今大权全掌握在你我和丞相手中,希望公子早作打算。”胡亥虽然糊涂,但也知道当皇帝的好处太多了,自从老爹死后,无时不在做皇帝梦,有时想着当上皇帝后的那种得意日子,竟有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只是碍于搞不清大臣们会不会拥护而没敢轻举妄动。今听赵高一番贴心之语,蓄蕴已久的野心马上蠢蠢欲动起来,但仍有些犹豫,叹息道:“父皇病逝的消息还没有诏示天下,怎么好就麻烦公和丞相呢?”赵高早已摸透他的心思,当即表态说:“公子对我不用担心,只要您决定干,我会效死相助。机会难得,事不宜迟。当然这事没有丞相的支持不行,我会设法让他同意。”胡亥正求之不得,立即答应。

    李斯是秦朝开国元老之一。他跟随始皇多年,协助始皇统一天下,治理国家,在朝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赵高看出,只要争取到李斯,篡位之事就可成功。为此,他颇费了一番心计,对李斯的发迹史进行了深入研究。此人出身布衣,因为不堪卑贱穷困才效命于秦始皇。而今虽然位居三公,享尽荣华富贵,但却时时担心眼前的一切一朝会失去。为此常常表现得畏畏缩缩患得患失,有时还干出一些违背常理甚至伤天害理的事,比如他和韩非是同学,因为韩非学问比他大,秦王很欣赏,他怕秦王重用韩非后自己失宠,竟陷害韩非,用毒药将韩非毒死。还有,为了让秦始皇接受他实行郡县制的思想,把有人持有不同的意见归罪于读书的原因,建议秦始皇焚书,使中华文化遭受了一次最大的浩劫,几同于当代的文革。综合分析李斯这些举动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赵高得出结论,别看李斯表面上一心为公,实际内心存在巨大的灰暗。于是,决定抓住李斯这个性格弱点进行攻关。(未完待续)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