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提要]

    本计认为攻打敌军主力,捉住敌人首领,这样就能瓦解敌人的整体力量,敌军一旦失去指挥,就会不战而溃。

    [原文]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

    摧毁敌人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就可以瓦解他的整个力量。这好象龙离开大海到陆地上作战,面临绝境一般。

    [解析]

    “擒贼擒王”看似道理很简单,但实际运用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擒王,不仅是指捉拿对方的首领,而且是指消灭对方的主力。这两者之间虽有相同之处,但因具体情况不同,就须灵活掌握。一般说来,擒首领必然动摇军心,瓦解其整体;而灭其主力,首领自然就成了光杆司令,无所作为。先擒其首,后灭主力,则如蛇打七寸,事半功倍;而先灭主力,后擒其首,则如手到擒来。

    如果胜了敌人,就必须乘胜扩大战果。如若满足于小胜,而放弃大胜的时机的话,不论自己的兵力损失的再怎么少,而没有把敌人的主力打垮,对于指挥官来说,仍是一件头痛的事,到后来,可能会前功尽弃。如果急于获得全胜而不击垮主力,不把首领捕捉,就等于是纵虎归山,无究后患。对于捕捉敌人的首领,不是只看旗帜而已,要观察在敌军中,谁是主要的指挥者。

    [兵家使用范例]

    斩首行动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计谋在今天,最典型的是实施斩首行动。

    斩首行动,即用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导弹对敌方进行军事打击,通过精准打击,首先消灭对方的首脑和首脑机关,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形象反映了这种思想。“斩首行动”的要素是快速、精确、内应。“斩首行动”的实施的硬件条件就是精确打击,“斩首行动”另外一要素是内应,要有充分的情报,有谍报人员和有所侦察手段发现高官的高级车队和重要的统帅指挥机构,最后一点是快速,首先打击敌人最脆弱的重心——统帅指挥机构和支撑战争的经济目标,以取得决定性效果,并迅速结束战争。

    中国特种部队的斩首战略是指,攻击敌方关键人物和指挥中枢,使敌人处于群龙无首以及无法沟通的状态。中国军队已经进行了众多军事演习,在演习中解放军将特种部队通过众多投送工具部署到战区进攻敌人的指挥中心,如使用直升机以及带有动力装置的降落伞等。

    斩首行动的本质是基于美国的“先发制人”的战争理论。

    现代战争中的“斩首行动”发端于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美国于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20日因南斯拉夫联盟的民族矛盾引发的科索沃危机而对前南联盟发动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斩首行动初露锋芒,在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美军基于这种理论率先实行了“斩首行动”。对付萨达姆政府以及“基地”组织等恐怖组织成员。至于“斩首行动”的有效性目前还不能肯定,其合法性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