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贞治八年八月。

    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凉下来,夜晚还需加一件薄衫。

    但今年的京都依然炎热。

    好在一个月前,瓢泼大雨连着下了半个月,稻田里的庄稼喝够了水。

    有经验的农民说,这样的天,反而有利于水稻挂果,果然京都附近几个州府的水稻产量比以往要高。

    在临近丰收的那几天,天气陡然转凉。

    京都附近的百姓高高兴兴的收割水稻,收割完水稻,差不多就到种小麦的时候,气候凉爽。

    大家都说今年是个好年。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将小麦种下的时,北方传来喜报,全歼大辽南下的三万精兵,后面十万兵马不敢再踏入宋境,全线撤退五十里。

    百姓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还是在茶馆里喝茶的时候。

    “你们听说了没有,我们和大辽打仗了,还是大胜仗,全歼了大辽三万兵马呢!”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你没听说啊?不知道也正常,我是从我爹那偷听来的,最迟明日,朝廷肯定会有相关捷报入京。”

    九月二日,边境捷报传来。

    举国欢庆。

    这次的仗打的那叫一个悄无声息,一点动静也没闹出来。

    别说大宋百姓在捷报传来的时候不敢置信,就是大辽到现在都没缓过劲来,从五月开始干旱开始,他们就开始筹备这次南下。

    谁能想到大宋早有准备。

    这次南下想要抢夺附近几个州府的粮草过冬,哪里晓得一根毛没捞着,还折进去三万人。

    三万啊!

    这次领兵之人,真是太狠辣了。

    当得知领兵之人是大宋的枢密使顾卿爵的时候,大辽的朝臣开始痛骂这个顾子渊心狠手辣。

    一大臣在早朝的时候大喊:“三万人啊,就这么杀了,戾气这么重,迟早是要遭报应的。”

    耶律仁先道:“萧冼大人,你这话是在说笑吗?两国交战,谈何仁慈,顾子渊杀的是三万兵马,而非我们大辽三万百姓。枢密使大人,你觉得呢?”

    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笑而不答。

    萧冼面色涨红:“那也不能说杀就杀,上天有好生之德……”

    “噗呲”

    耶律乙辛被萧冼的话逗得笑出声来,这才开口:“萧冼大人,你这不应该当官,而是应该去寺庙剃度。”

    耶律乙辛说完,大臣都笑起来。

    萧冼被耶律乙辛阴阳,那张脸青红交加。

    可耶律乙辛在朝中势力庞大,不依附他的,他倒也不会赶尽杀绝,可要是跟他作对,那是不得好死,只能将这口气咽下去。

    耶律洪基脸色不好看。

    “都消停会。”

    耶律洪基头疼的揉着眉心,这些大臣,每天就是吵吵吵,吵不完的架。

    可让他们拿出解决办法,一个个又跟嘴巴哑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