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武格格住的玉锦院也在东院,与舒瑶同路。

    所以请安出来,武格格就跟着舒瑶一起走。

    武玉宁察觉到舒瑶虽然为人不太热情,但对她没有坏心,又耐心提点过她,是个值得依靠的人。

    所以她就想粘着舒瑶,总觉得在她身边很安心。

    阿玛说过,以她的智商,恐怕难以在贝勒府生存,但她直觉挺准的,让她进了府,找准靠山投靠对方,也不求别人帮她获宠,只求对方能够庇护她一二,让她能够安稳的活着就够了。

    舒瑶感受到了武安宁对她隐隐的依赖,虽然不解,但也不十分排斥。

    这后院的其他女人都比她进府要早,只有武安宁是与她同一日进府,两人在府里一样根基浅薄,她对自己的威胁不大,而且武氏看着也不像是个做戏高手,能够在她面前丝毫不漏。

    她倾向于武安宁表现出来的就是真实的样子,而不是装出来降低别人戒心的面具。

    武安宁这样跟原主的性子有些类似,都是家中千娇百宠出来的,心思浅,心又宽,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知足常乐,倒让舒瑶有些羡慕。

    她从小没了父母,虽然姑妈姑父对她跟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宠爱,可她心里知道这不是自己的父母,有时候总忍不住失落。

    武安宁的父亲武柱国现在还是一个知县,能够得到康熙赐御扇诗,可见为人清正。

    以后怎么样以后再说。

    现在武安宁是个不讨厌的人,舒瑶也就不排斥对方靠近。

    想到这,舒瑶顿住脚步,转身对跟在后面的武安宁说:“一起走。”

    “好呀好呀。”武安宁眉开眼笑,声音甜蜜,迅速上前,跟舒瑶一同回东院。

    走到琼华院门口,舒瑶邀请武安宁:“进去坐会儿吗?”

    玉锦院在琼华院的北面,武安宁回去要经过琼华院。

    “不了,我改日再来,我困了,先回去睡觉了啊。”武安宁说完领着丫鬟走得飞快,像是后面有人在追她一样。

    舒瑶莫名,不解她这是什么反应。

    不过穿着旗鞋还能健步如飞,这武安宁的身体不错嘛。

    她不来就算了,舒瑶回到屋里,让冬青拿绣花鞋给她换上,这才感觉舒坦了。

    “格格,奴婢让凌小五去提膳?”泽兰在正院的时候就发现主子饿了,这不,刚回来就提起这件事。

    在明德堂吃的那两块点心早就消化了,所以泽兰提起时舒瑶没有反对,“嗯,去吧,你从我的妆匣底下那层取五两碎银子给他,跟膳房的人混个面熟。”这年头还是有钱才好办事儿。

    “是,奴婢这就去拿。”

    凌小五就是琼华院的小太监,祖籍甘肃靖远县,今年十三岁,他在家里排行第五,上头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头还有一个弟弟,家中穷苦但紧紧腰带还是能活下来。

    康熙四十年,凌小五的家乡靖远县大旱闹饥荒,为了节省口粮给底下的孩子吃,他的父亲和大哥生生饿死了,三哥自卖为奴,二姐为了彩礼嫁给一个鳏夫,将银钱给了家里。

    康熙四十一年,大灾过后,他家中只剩下病弱的老母、四姐、大哥的妻儿、五弟和他,家中没有余粮,也无余钱,为了让家人活下去,凌小五和他四姐自卖给了过路的牙婆,后来他辗转入了宫。

    凌小五不知道四姐在主家过得怎么样,他在宫里不能出来,也没有人帮他传话,心里既担忧家中,也担心姐姐。所以在今年听说四贝勒府上要几个太监和宫女去侍候的时候,凌小五花光他两年的积蓄,求了管事许久,才得了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