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原来,这些要投降的起义军士兵主要是来自大希腊的贫民。在起义军接连大胜的时候,他们是拒绝逃入阿尔卑斯山、继续在意大利与罗马人战斗的狂热支持者,而这段时间被围困在雷吉姆地区,处境艰难,罗马军队强大的固有印象再一次占据了他们胆怯的心灵,趁着大军突围、较为混乱之际,他们悄悄脱离队伍,结果刚好遭遇赶来救援的罗马军队,就顺势投降了。

    克拉苏立即审问了这些士兵,从而得知雷吉姆地区尚有部分叛军潜伏。

    他当机立断:先不追击突围的起义军,而是立即先派出两个军团,去攻占起义军在雷吉姆地区的营地。

    留在雷吉姆地区的是阿特图穆斯的部队,由于他的队伍中有很多水手,因此理所应当的肩负起渡海去西西里的重任。虽然他们已经将营地里的粮食等物资藏匿起来,但看到罗马人肆意捣毁营地、焚烧军帐,一些起义军士兵还是忍不住违反军令,从隐藏处杀了出来。

    既然已经暴露,阿特图穆斯一不做二不休,率领部队全力进攻来犯的敌人,他的部队有2万多人,而敌人不过1万多一点,他完全有信心以多打少,将这股敌人尽快吞下。

    谁知他率军全力投入战斗后不久,克拉苏带领罗马主力赶到,将其团团包围……

    看着身旁熟悉的手下,一个又一个的倒下,阿特图穆斯心如刀绞。

    新的一年到来,尼克斯部落的正式族民们依旧非常忙碌,他们在预备族民的帮助下好不容易翻耕完自家的田地,接着又在农务部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如何堆肥和施肥,于是家家户户不再随地大小便,而是在自家院子里挖掘粪池,自产自销。

    马克西姆斯在分地大会上对木匠特提利普斯的奖励,激起了匠人们更大的工作热情。

    这个问题很快就转由铁器工坊来解决,因为在冶铁的过程中将铁矿石磨成铁粉是必要的工序,铁器工坊对此早有一套成熟的办法,用水力锻锤将铁矿石破碎,用水磨或者磨机将破碎的矿石磨成粉。

    水泥的原料容易获取,窑烧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破碎,无论是石灰石还是铁矿石要想将其碾碎成粉,是需要花费不少的人力,在需求大增的情况下要将大量的石灰石、铁矿石连碎成粉则更是一个大问题。

    实际上,水力锻锤和水磨已经在制作之中,领头者正是不久前获得部落表彰而晋级的工程师斯普卡拉和木匠特提利普斯。

    阿特图穆斯朝海岸的方向看了一眼,毅然转过头来,用力甩掉护卫队长的手,挥舞手中的短剑,厉声喊道:“我绝不会抛弃兄弟们独自离开,要死也要大家死在一起!兄弟们,跟我一起杀呀!”

    那一刻他想起了马克西姆斯所说的话:“如果有一天你的队伍遭遇困境,去海岸看一看,说不定我派去救你的船只就停泊在那里……”

    其实营地内兵力不太多,只要起义军发起强攻,罗马人应该很难守住,但起义军主力来回奔波了一天,很是疲劳,已经无力再战。

    尽管阿特图穆斯有些疲惫,但脑子还很清楚,明白护卫队长所说的“杀出去”,其实就是要让他逃走。

    马克西姆斯也观摩了整个过程,虽然他觉得煅烧出来的东西较前世水泥差得太远,比如说温度不够高,粉末不够细,物质还比较杂……从而导致硬化速度过慢,强度太低,但这毕竟是不需要掺入火山灰就能达到的效果,远胜过普通的泥浆,用来制作普通的石屋会更加牢固,而用来砌成窑炉,则更能保障安全、提升效率,并且匠人们还可以继续不断摸索,提高炉温,改进配方……以便可以煅烧出更好的水泥。

    在看到煅烧出来的水泥所产生的效果之后,陶工们虽然已经用粘土做好了蛋型窑炉,但他们感觉这种煅烧出来的所谓“水泥”用来制造窑炉应该更加结实,不易出现裂缝,更有利于控制炉温,于是决定毁掉原来的窑炉,重新用水泥来制作。

    由于尼克斯部落现在只有四艘小船,而且船运的需求并不大,对码头的建造需求也不太高,因此要建造的码头小,而且设施简单,有了队伍在意大利同罗马军队作战中缴获的几台打桩机,木匠们的建造速度很快,码头大体已经完工,要不了几天四艘小船就可以在斯诺蒂亚和维斯特尼两地之间来回航行了。

    实际上他们已经在开始动手建造罗马军事工业中普遍使用的这种冶铁竖炉,河湾工业区铁器工坊的中央地面被挖出了一个深达一米多、直径两米多的圆形地洞,他们准备在洞壁上砌上石砖,再敷上水泥,硬化后,形成坚硬的石壁,然后石壁继续向上堆砌,最终形成高于地面两米的圆炉(总长度达到三米)。

    斯巴达克斯率军突破长墙之后,大张旗鼓的向北进军,然而队伍快要到达洛克里了,后方却始终没有罗马军队追击。

    最终,这怒吼声归于了沉寂……

    参与制作的匠人们欢呼雀跃,因为他们认为窑烧出来的混合物并不比罗马水泥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