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酒菜上桌,推杯换盏间,毛熊国的专家们充分见识了东方的热情。

    一顿饭下来算是宾主尽欢,只是杨厂长从桌上的小半剩菜中,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毛熊国专家的不得劲。

    到不是何大清做的饭菜味道不好。

    这一桌饭菜色香味俱全,水准很高,比起四九城的大饭庄亦是惶不多让。

    充分展现了何大清高超的烹饪水准。

    就是鲁菜界的老饕过来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当然,也不是毛熊国的专家不懂得欣赏鲁菜的美味。

    而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同地区人的口味确实有些差异。

    好吃与否本就是十分主观的感受。

    一般厨师问的都是合不合口味。

    不合口味,纵使龙肝凤髓,亦不能满足食客的味蕾。

    送走毛熊国的专家,杨厂长找上何大清一行。

    “杨厂长,怎么样了?”

    何大清率先开口问道。

    他挺好奇,外国友人对自己菜品的评价。

    “大清,菜做得好。

    这么多年,我在四九城吃过不少鲁菜。

    你做的绝对是头一档,真地道。”

    杨厂长给出中肯的评价。

    不管怎么样,何大清都尽力了。

    有什么事怪不到他身上。

    杨厂长不能寒了下属的心。

    听到这些话,何大清眉头微微一皱。

    他菜做得好是公认的,没必要单独拎出来讲。

    说他菜做得地道,就是说没能满足专家们的需求。

    即便早已料到这种情况,何大清还是有些不爽。

    这些年,他每次出手,食客都得乖乖竖起大拇指。

    搞不定还是头一次。

    “大清,我听说你八大菜系都会一些?”

    杨厂长对着发愣的何大清,忽然开口问道。

    “干我们这行的技多不压身。

    除去专精菜系外,别的也得学一些。

    能融汇各家之所长,才能称得上大厨啊。”

    何大清回过头,点头说道。

    真正的大师永远怀着学徒般的心。

    不仅要传承前辈技艺的精华,更要学会不断改革进取,推陈出新。

    以何大清的秘传谭家菜为例。

    就是融合鲁菜、京菜、粤菜等菜系创造出来的。

    要是没有对这几种菜系有一定了解,就无法掌握谭家菜的精髓。

    “这么厉害,你果然是咱们厂里的大厨啊。”

    杨厂长笑着夸到。

    “嘶,我有些好奇。

    你八大菜系都会,每个菜系得学多长时间啊?”

    “八大菜系看起来很多,但不少地方有相通之处。

    只要学会一种菜系,触类旁通,其他菜系就比较容易上手。

    不求专精,只是入门的话,几个月就够了。

    悟性天赋好的话,时间更短。

    要是精益求精,一个菜系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整透彻。”

    杨厂长不断出言诱导,何大清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

    不过何大清没有退缩,也没必要退缩。

    他是二食堂的主任,是有编制的干部,杨厂长也不能轻易为难他。

    “八大菜系这么复杂你都能掌握。

    毛熊国那些简单的菜,你学起来不是更没有压力?”

    杨厂长脸上露出笑意。

    “大清,咱们四九城准备新开一家毛熊国风格的餐厅。

    现在正缺人手,我安排你过去学习一段时间怎么样?”

    对于毛熊国过来帮忙的专家,国家十分重视。

    毕竟战火刚平息几年,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