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北国春日,红花绿柳,万物竞发。

    四九城仿佛融入一幅生机盎然的泼墨山水画中,美不胜收。

    然而风尘仆仆赶到四合院的杨厂长丝毫没有赏景的雅致,一路上他都在编排痛斥何大清的话语。

    错失先机,慢人一步,局势难以挽回。

    既然如此,他心中这口怨气总得顺出来。

    去敲打一下何大清,让他认清厂里的状况。

    同时给厂里不安分的人提个醒。

    只要杨厂长没退位,轧钢厂还是他说的算。

    周末放假在家的何大清对杨厂长的突然到访感到有些吃惊。

    上次都说清楚了,难不成杨厂长还不肯罢手?

    不管如何,何大清先让妻儿暂时回避。

    工作上的事他来操心就好。

    “杨厂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赶紧进来坐坐。”

    何大清笑呵呵地上前迎接。

    甭管有什么事,身为下属的态度得摆出来。

    杨厂长板着脸,没有理会何大清的热情,反而冷声出言。

    “大清,咱们认识有几年了。

    我一向没有亏待你吧?”

    杨厂长语气不善,何大清疑惑之余,心中提起警惕。

    他不记得自己最近哪里得罪过杨厂长。

    拒绝杨厂长提议的事只是意见不合。

    杨厂长不会那么小气,因为一点小事就上门找麻烦。

    “杨厂长说的哪里话?

    自从您上任以来,我就一直在您手下办事。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厂长栽培啊。”

    何大清认真答道。

    杨厂长正在气头上,何大清不会在这种时候硬顶。

    自然是顺着领导的意思,出口都是好话。

    “哼。”

    杨厂长轻哼一声,旋即笑了起来。

    “既然承我的情,为什么关键时刻不替我分忧,反倒是向李副厂长那儿……”

    杨厂长没有继续说下去。

    有些事情不能摆在明面上,大家心里懂就好。

    一提到李副厂长,何大清瞬间反应过来。

    “李副厂长怎么了?

    我这几天一直在忙家里的事,没太关注外面。

    杨厂长,到底发生什么事?”

    何大清当即撇开跟李副厂长的关系。

    平心而论,比起杨厂长,何大清其实更看好李副厂长。

    因为在未来动荡的年代里,李副厂长能趁势而起,将杨厂长排挤下去。

    等风暴过后,他还能及时转型,下海经商捞钱。

    无论是应变能力还是为人处世,显然都要比顽固的杨厂长要好许多。

    当然,现在何大清是绝不会轻易表态站队的。

    何大清是轧钢厂的元老,两位厂长没来前就已经当上食堂主任。

    凭借这份资历,他有保持中立的实力。

    而且,以他的履历,无论投靠哪位厂长都很难被引为心腹。

    因为何大清能升到今天的位置,真正靠的是对轧钢厂实打实的贡献,还有自身卓越的厨艺。

    并不依靠厂长提携升职。

    两位厂长给不了何大清核心利益,双方的关系自然无法太过紧密。

    何大清的话十分恳切,不似作伪,令杨厂长暂且放下怀疑。

    何大清没有倒向李副厂长,最坏的情况还未发生。

    如此一来,杨厂长倒是不好过分刺激,以免逼得何大清跳反。

    “李副厂长今天一大早悄悄带一帮人进山了。

    他走得很匆忙,都没来得及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