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易忠海的一顿劝说下,刘光齐最终还是选择了接受帮助。

    自此以后,刘海中仨儿子就要跟易忠海吃一锅饭了。

    可怜刘海中夫妇还在牢里蹲着,心心念念的大儿子却跟昔日死对头混在一起。

    在易忠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刘光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渐渐消散,埋怨之情肆意生长。

    要不是刘海中夫妇作孽,刘光齐岂会蒙受污名,四处碰壁,受这么多屈辱?

    一切都是父母的错,关他刘光齐什么事?

    不是刘光齐不想做个孝子,也不是他心理扭曲,不懂是非对错。

    只是形势比人强。

    以他现在的境况,连活下去都困难,更无力去照顾监狱里的父母。

    因此,他只能通过不断贬低父母的方式,为自己的无能开脱。

    唯有如此,刘光齐心里方能得到一丝慰藉,勉力扛过这段绝望的时光。

    然而,有些说多了,连本人都开始相信。

    刘光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疏离起来。

    往后去监狱看望父母的频率越来越低,每次过去带的东西也越来越少。

    在监狱中的刘海中夫妇日子过得十分惨淡,不仅失去自由,还得忍饥挨饿。

    短短几个月过去,刘海中夫妇的身材肉眼可见地干瘪许多。

    他们俩唯一的指望就是大儿子。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当刘光齐不能满足他们预想的期望时,便会不可避免地发脾气。

    父子双方的心情都很差,根本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每次争吵都如同一柄锋利的刀刃,划向父子二人相连接的纽带。

    父子关系的裂痕越来越大,以至难以弥补。

    到最后,为减少痛苦,亦为减轻生活负担,刘光齐甚至不再去监狱探视,转而全力讨好起易忠海。

    希望易忠海能提供更多帮助。

    易忠海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颇有些拿捏人的手段。

    他没有轻易给刘光齐太多好处。

    而是像挤牙膏一样,每次只给刘光齐一点小恩小惠。

    只有当刘光齐放下身段努力讨好时,易忠海才肯给多些米粮。

    人不会珍惜轻易得来的东西。

    唯有费尽力气得到的才显珍贵。

    在易忠海的一次次教育下,刘光齐变得越发恭顺。

    若不是亲爸妈还在牢里蹲着,他都要认易忠海当爹了。

    ……

    时光悠悠,漫天飞舞的雪花预示着冬天的到来。

    一场急促的大雪过后,四九城银装素裹,颇有几分诗意。

    只是不时刮过的寒风,冻得路上一阵哆嗦,纷纷裹紧大衣,急匆匆往家里赶。

    从古至今,四九城的冬天都不算是个友好的季节。

    气温下降,屋里就得点上炉子取暖,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

    天气寒冷,人体必需产生更多热量维持体温。

    消耗增大,饭量自然也得跟着涨上去。

    然而,今年年景不好,粮食本就缺乏。

    再加上过去一年,各家存粮都消耗得差不多。

    因此,今年的冬天显得格外寒冷难熬。

    小院里,何大清一家正围着炉子烤火。

    何大清拿着火钳轻轻拨弄炉里的炭火。

    两个儿子眼睛直勾勾地看向炉内,眼中流露出渴望的神色。

    为最大限度利用燃料,炉子边缘的草木灰里,自然埋了不少红薯土豆。

    在热量的洗礼下变得软糯香甜。

    “爸,啥时候能烤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