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波及全国的风暴,持续时间远超众人预料,整整过去六年,依旧没有平息的意思。

    四九城,马家院内,苏月苦着脸向丈夫询问女儿马月的就业情况。

    “卫国,真没办法给月儿在城里安排工作吗?”

    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家就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学习,到六十年代大风暴开启,下乡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城市适龄青年只要找到工作,就得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今年马月十五岁,初中毕业,高中升学无望,要是找不到工作,就只能下乡了。

    不怪马月学习不用功,最近几年,四九城学校大规模停课,不少老师被免职处罚,她想升学都办不到。

    “嗨……”

    马卫国长叹一声,无奈的摇摇头,不敢直面妻子。

    “陈厂长逼得紧,我实在没有运作的余地啊。”

    何大清跑路几年后,马卫国升职为副厂长。

    只可惜他这个副厂长时运不济,刚上任不久就受到大风暴的冲击,手上没有多少实权,还接连遭到新任厂长的打压,确实无力给女儿安排工作。

    “不行,咱们必须得想想办法。

    月儿从小生活在四九城,乡下生活她怎么过的惯啊。

    再说,一大爷家的易家宝下乡几年,到现在还没回四九城。

    我真怕……我真怕……”

    要是没法回到四九城,马月大概率得在乡下找户人家嫁了,在村里过一辈子,想再见父母都困难。

    苏月想到此处,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好了,好了,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船到桥头自然直,办法总会有的。”

    马卫国抱着妻子柔声安慰道。

    当年马卫国在战场上干掉了无数敌人,即便被重重包围都丝毫不惧,然而在成家立业后,面对妻子和女儿的困境,铁骨铮铮的好男儿真的慌了。

    “实在不行就让月儿下乡吧。

    我没法给她在城里安排工作,但能争取安排下乡的地点。

    把月儿安排到邻近港城的地方,到时候让何叔接到港城照看。

    以后有机会再回四九城,你觉得怎么样?”

    何大清出逃没多久便暗中重新与马卫国取得联系。

    在四九城找不到能帮忙的人,马卫国只能寄希望于何大清了。

    “港城那么远,真的没问题吗?”

    儿行千里母担忧,女儿外出苏月更放心不下。

    “何叔那边没问题。

    他们家自从搬到港城就混得风生水起,这几年开了好几家公司,日进斗金,生活过得可滋润了。

    前几年他还问我要不要搬去港城呢。”

    提到何大清,马卫国眼睛中重新亮起光芒。

    时隔数年,相隔数千里,他与何大清依旧情比金坚。

    人生能有如此知己,实乃幸事。

    “那你为什么不答应搬过去?”

    苏月抿嘴有些不满地问道。

    早说有退路,她就不用那么担心了。

    “当初我问过你,要不要搬出四九城。

    你说放不下爸妈,不肯搬走,现在倒怪起我来了。”

    马卫国弱弱地嘟囔一句,抬头继续说道。

    “月儿还是柱子干女儿呢。

    有她干爹照顾,绝对不会有事的。”

    马卫国的女儿跟何雨柱的儿子年龄相仿,于是两人便相互结了干亲。

    当初因为害怕别人说何大清跟马卫国勾连,所以事情没有宣扬开来。

    此时这种关系倒是给了马月多一重保障。

    “当初就是因为柱子家的缘故,何叔才会搬出四九城,不知道他跟娥子过得怎么样了。

    还有秦姐,好几年没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