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皇宫之中烛火通明,禁军加大了巡逻的力度,形成了无死角换防。

    在武德殿中,因为甘露殿正在修缮而不得不暂到此地来处理政务的唐太宗,正在召见长孙无忌。

    “回禀陛下,袁天罡如今正在率不良人审太子,只不过他还没有招供,只是一直在喊着冤枉。”

    长孙无忌开口道:“而汉王则全部交代了,但却一直上书,恳求陛下能饶过他汉王府的家眷。”

    “嗯。”

    唐太宗微微颔首,开口道:“侯君集呢?”

    “陈国公,哦不,侯君集他毕竟掌兵多年,而且此次调来长安准备发动兵变的,又都是当初他远征高昌国时最忠心的班底,所以……”

    长孙无忌开口道:“薛将军虽然神勇,但想要彻底平叛,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行。”

    “要多久?!”

    唐太宗猛地抬起头,双眸微眯,冷声道:“替朕传旨,给薛仁贵三日,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把侯君集擒回长安来!!”

    “遵旨。”

    长孙无忌连忙躬身领命,不敢有丝毫怠慢。

    虽然这些年,唐太宗上了岁数之后,朝政几乎也慢慢放手给李泰他们去操持管理,已经极少在人前显露峥嵘。

    但是这一次,他显然是动了真怒。

    “无忌。”

    烛影摇曳,唐太宗忽然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你觉得这次的事情,有没有一种可能,太子真的是被冤枉的呢?”

    长孙无忌微微一颤,低头拱手,闭口不言。

    “无妨,朕准你可以畅所欲言。”

    唐太宗摆了摆手,对着长孙无忌开口道:“这里现在又没有外人,你是朕的家人,有任何的想法,都但说无妨。”

    长孙无忌闻言,思忖了片刻之后,眼珠子一转。

    “陛下,您如果怀疑太子是被冤枉的。”

    长孙无忌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问道:“那这个冤枉太子的人是谁呢?”

    “被牵扯到这件事中来的,除了太子自己外,无非就这么几个人罢了,一个是皇上您,另一个是魏王李泰,还有一个是老臣我,至于像汉王和陈国公,那无非都是太子起兵所借来的刀剑罢了,算不得核心利益圈子。”

    说完,迎着唐太宗深邃的目光,长孙无忌开口道:“那这些人中,您觉得是谁,会冤枉太子呢?”

    “首先,陛下您不是自己装死,想借机来考验皇子们的心性吧?”

    长孙无忌斗胆问道。

    “自然不是。”

    唐太宗摇了摇头。

    “还有老臣,分析来看,魏王和太子都是臣妹妹的亲骨肉,无论他们将来谁荣登大宝,臣都依旧会得到重用。”

    长孙无忌开口道:“陛下觉得,臣有必要冒这个险吗?”

    “嗯。”

    唐太宗闻言微微颔首,轻笑了一声,开口道:“你倒还是老样子,遇事先把自己给摘得干干净净。”

    “臣只是据实分析。”

    长孙无忌连连拱手。

    “继续说。”

    唐太宗扬了扬下巴,低声开口道。

    “陛下真正想听的,也是臣关于魏王殿下的看法吧?”

    长孙无忌顿了顿,而后斩钉截铁地开口道:“依臣之见,魏王殿下,断无任何叵测之心!”

    “你就这么肯定?”

    唐太宗似乎是来了兴趣,身子微微前倾,摆出一副极有压迫性的姿态,沉声开口问道:“朕怎么记得之前,你也和魏征爱卿他们一样,都力荐过朕不该太过偏爱魏王,怎么这一次,自己却这么旗帜鲜明地站在泰儿这一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