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爸爸跟妈妈的想法不一样,相较于闷头闷脑地读书,爸爸觉得人生的体验才更加重要。

    读书的目的是获得文凭,这对将来要靠文凭找工作的人很重要。

    但他的孩子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增长见识,结交朋友,长大了就是见多识广,朋友遍天下的人,根本就不需要靠文凭找工作。

    就像他一样,只是靠着朋友关系,就有做不完的项目了。

    妈妈已经受够了两年一搬三年一迁的生活,坚持要留在当地陪孩子读完初中,等考高中的时候,看爸爸是在哪里工作,可以往他所在的地方考高中。

    爸爸并不想跟家人分开,一个人在外地生活就没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了,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于是他先悄悄跟大儿子秦沐阳达成统一战线,然后才找到妻子说,这事还得参考孩子们的意见,如果孩子不愿意跟爸爸分开,那还是要转学,全家一起搬。

    一家四口坐下来投票表决。

    秦沐阳因为觉得妈妈从小偏心弟弟的关系,他和爸爸的感情更好,当然是投转学跟着爸爸的工作走一票。

    萧清溪体弱,从小就深受水土不服之苦,换地方生活于他而言的代价是最大的,轻则病上一周,重则断断续续病上几个月也是有的。

    加之他比较赞同妈妈的话,也想安安稳稳地学两年,把成绩提上去,虽然读书的路很辛苦,但他还是想靠读书奔一个未来。

    于是就形成了2:2平

    的局面。

    爸爸本以为自己带一个孩子走,妈妈肯定不放心,一定会跟着一起走,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未曾想,妈妈只是再三询问了秦沐阳的意见,确定就算她不搬去,他也一心要跟爸爸两人一起生活以后,就决定了:“那你负责给老大办转学手续,老二跟我就在本地不走了,等到念高中的时候我们再商量看在哪里会合。”

    爸爸自己提的方案,这时候也不好说他其实一个孩子都照顾不好,只能硬着头皮带走了秦沐阳。

    他本来就不在乎孩子的学习,秦沐阳转学以后没有妈妈管着,直接放飞自我,一点都不想搞学习,只想玩,谈恋爱。

    萧清溪安静又乖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空还会主动帮妈妈做事,母子俩生活在一起和谐又快乐。

    爸爸很生气,妈妈不再以他为中心,不跟他走,给她拿生活费就不像以前那样规律了,经常故意装作忘记,不按时打钱。

    他就想等着妈妈主动开口找他要钱,他再稍稍为难她一番,心中会舒坦不少。

    妈妈一下子少照顾两个人,时间多出来不少,连兼职都能多干两天了。

    她赚的钱供两人吃喝是足够的,只是学校名义上说的是义务教育不收费,但是今天让买试卷、明天要去研学、后天要春游,又说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至少要上一个兴趣班……

    林林总总的收费项目加在一起一学期也要交上好几

    千,要不是额外的支出太多,她是可以不开口找丈夫要钱的。

    分居两地是为了孩子读书,并不是夫妻俩的感情不好。

    虽然爸爸会耍些小手段为难妈妈,但只要妈妈一开口,钱还是会马上给到位的。

    只是妈妈好强,能不开口就不开口,所以日子过得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