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而顾茵,正在准备在店里推出新东西。

    进到五月,天气开始热起来,是时候鼓捣一些饮料开卖了!

    第48章

    首先是之前给老太爷做过的奶茶首先被重新做了出来。

    而之前做过的家庭版可乐,则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小苏打,顾茵之前用碱水——也就草木灰水澄清后的水代替,碱的味道太重,口感并不算好,所以被放弃了。

    然后是绿豆汤和酸梅汤。

    这两样东西在现代很常见,顾茵做起来驾轻就熟。

    首先是绿豆汤,绿豆清洗干净后在开水里浸泡一刻钟,放凉后在冰上冷冻,冻成冰块后直接放入锅内,在砂锅中熬上两刻钟,等到绿豆出沙后再加一些白糖,最后转小火熬上一刻钟。

    酸梅汤则是陈皮、山楂、桑葚、甘草、乌梅、陈皮按比例配好,先浸泡上一个时辰,然后放入锅中煮开,转小火熬上半个时辰,最后放入冰糖调味,过滤杂质。

    当然考虑到成本问题,对外售卖的饮料里糖都放的不多,主要还是食物本身的甜味。

    奶茶香浓,绿豆汤又沙又糯,酸梅汤闻着就酸的人直流口水,三样饮品做出来后,都放冰上一会儿,冒着丝丝凉气,看着就十分解渴。

    顾茵是忠实的奶茶党,自己先盛了一碗奶茶小口喝起来。

    周掌柜和王氏等人也都跟着喝起来。

    周掌柜最喜欢酸梅汤,而王氏在内的女子则和顾茵一样更喜欢奶茶。

    顾茵边喝边在心里有些遗憾地想到,四月才开的店,错过了冬日存冰的时间。

    本来想着可以用硝石制冰,硝石还能蒸发再结晶,循环利用,无奈这东西是做炸药的原材料——一硫二硝三木炭,就是这个硝石。民间对硝石的管控极为严格,好不容易买来一些也只够产一两盆冰的。当然运河上也有船只再做运冰卖冰的生意,只是现在这个时节买冰,价格比冬天的时候翻了几番。食为天做的是平价生意,利头都不够抵冰钱的。

    夏天这些饮料若是没了冰,那乐趣可就少了一大半。

    尤其端午节镇上要举办赛龙舟,到时候十里八乡和其他小镇上的百姓都会过来看热闹。到时候他们未必会有功夫、有闲钱下馆子吃一顿,但是买一杯清凉解渴的饮料却是完全负担得起的。

    若是没有冰,饮料在外头一放就会发热,想也知道卖不出去,只能在店里小卖一下。

    顾茵这边厢正发着愁,文老太爷过来用夕食了。

    文家离食为天只有一刻钟脚程。徐厨子走后,文二老爷请了旁的厨子,但因为他还是只开五两银子的月钱,要求做一大家子的吃食,徐厨子这样既手快又手艺不算差的厨子也是少,他新请的那个厨子据说手艺比徐厨子还差了个等级,连武安下学回来都忍不住说文家的饭食吃不下,午休时都回食为天来吃饭。

    所以现在老太爷三餐都在外头吃。

    看到老太爷出了一头的汗,顾茵端了一碗冰镇好的酸梅汤送过去,“天一天比一天热了,不然到了饭点我让人给您送过去,或者让武安吃完午饭去的时候给您也带一份?”

    “也不用,入夏之后多出汗对身体好。”

    酸梅汤入口酸酸甜甜很是解渴,那凉气儿顺着食道到了胃里,初夏的暑热一下子就被降了下去。

    “入夏之后吃点凉的是舒坦。”老太爷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你这是又鼓捣上新东西卖了?”

    “是的,但估计也不会卖太多,店里没冰,”顾茵为难道,“硝石不好买啊。”

    “这有什么难的?”老太爷斜眼看她,一副‘我有办法’的表情。

    顾茵抿唇笑道:“哎,是您老有办法买硝石吗?”

    老太爷当然也有办法买更多的硝石,但是他说的却不是这个,“不就是冰,镇上富户家里都会有,一般都是用不完的,我让人去给你借一点。等冬天的时候你再还就是。”

    徐厨子到前头帮忙,闻言小声道:“哪儿要出去借呢?文家就有的。每年冬天都存满满一地窖。”

    老太爷奇怪道:“不会吧,我这几日没见家里用上冰啊。”

    徐厨子就解释道:“文家每年都要买一地窖的冰,但是像眼下这种时节,那是不会开地窖的。到了三伏天,几个主子屋里才可以用一些,其他下人还是根本碰不到的,包括热的像炭炉的大厨房,我每年夏天都要中暑,都习惯了。”

    去年冬天买冰的那阵,老太爷已经回到寒山镇了,但那会儿他气不顺,根本不过问府里的大小事务。如今入了夏还没见到冰,他就以为是文二老爷太过抠门,冬天的时候没存,他皱眉问:“那他存那些冰干什么?”

    “卖钱啊,文铁鸡每年卖冰都能挣好多银钱。”

    文老太爷问他:“文啥?”

    徐厨子一下子就慌了,看向顾茵求救,顾茵看他一眼,和老太爷解释道:“您别和他置气,他就粗人一个,胡乱秃噜,回头我扣他工钱。”

    文老太爷倒是没生徐厨子的气,毕竟他是知道二儿子放徐厨子出来的时候,还倒问他要了十两银子这件事,徐厨子心中有气也是正常,但还是觉得二儿子不至于抠到这份上——冬天没存冰固然是抠,但存了不给人用、转头去卖钱赚那几十两银子的差价,那真的是抠上加抠,抠门到家了!

    吃完午饭,文老太爷回了文家,等到下午晌文二老爷回来,他把文二老爷喊到书房里,和他说自己想开地窖用冰。

    “这天还不热啊!”文二老爷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地窖一开,冰就要开始融。这融的哪里是冰,都是银子啊!

    看到老太爷面色不虞,他随后又描补道:“您前儿个才感染风寒,还是等入伏之后再用冰吧。”

    “我初春染得风寒,现在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这叫前儿个?”文老太爷烦躁地挥手,“今天就把地窖开了,先把府里做活儿的下人那都送了,留下一半自己用,另一半我要送人。”

    看到文二老爷哭丧个脸,老太爷最后补充道:“走公中的账,算我和你买的成不?”

    文二老爷的脸上这才有了笑影儿,还试探着问道:“那是按冬天……还是按夏天的冰价算呢?”

    文老太爷气笑了,让他滚出去。

    “文铁鸡,真没叫错!”老太爷忍不住嘀咕道。

    …………

    但是在老太爷的帮忙下,顾茵店里还是有了冰用。

    文家的地窖大,分出来的半地窖冰,刚好塞满了食为天店里的一个地窖。